一、 疾病概述
痛風是一種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,尿酸產(chǎn)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,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(jié)滑膜、滑囊、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復發(fā)作性炎性疾病。
二、疾病病因
1、造成痛風的原因就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。
2、存在一定的誘發(fā)因素,如創(chuàng)傷、手術、感染、著涼、勞累、飲酒或進高嘌呤食物等。
三、臨床表現(xiàn)
1、最初發(fā)作單一關節(jié),以拇趾及第一跖趾關節(jié)多見,然后是足弓、踝、跟、膝、指、肘關節(jié)受累致疼痛。
2、常在午夜然發(fā)病。
3、關節(jié)紅腫、功能障礙,大關節(jié)腔內的積液。 4)恢復期關節(jié)局部皮膚要出現(xiàn)脫屑和瘙癢。
四、健康指導
1、生活起居
急性關節(jié)炎期的治療應絕對臥床休息,每日保持7—8小時睡眠,抬高患肢15—30度,避免受累關節(jié)負重,24小時后可行熱敷、理療緩解疼痛,持續(xù)至關節(jié)疼痛緩解后72小時左右方可逐漸活動。注意勞逸結合,避風寒,鞋襪寬松,避免過度勞累。
2、飲食指導
1)急性期應嚴格限制飲食中嘌呤的攝入,食物中的嘌呤量控制在100-150g/d,同時提高蛋白質,脂肪控制在50g/d,同時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。在急性發(fā)作時應選用無嘌呤食物,如脫脂奶、雞蛋、植物油等,或選用低嘌呤食物如富強粉面包、餅干、稻米飯、蔬菜、水果等。
2)多飲水,少喝湯 (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火鍋湯等),每天飲水2000-3000ml。
3)多吃堿性食物 少吃酸性食物。
4)多吃蔬菜 少吃飯,控制體重
5)慢性期或緩解期應選用低嘌呤飲食,每周應有2日無嘌呤飲食,飲食中注意補充維生素及鐵質、鈣質,多食水果及黃綠葉蔬菜。
3、出院指導
1)控制體重,避免過胖,限制脂肪及動物蛋白,以食用植物蛋白為主。
2)禁食高嘌呤食物,如動物肝、腎、胰、腦、魚類、海鮮、禽類,及花生、干豆、全麥、龍須菜、蘑菇、菠菜。要多食偏堿性食物,禁食酵母粉、各種酒類(尤其是啤酒)。
3)加強體療和理療,體療以伸展和屈曲為主,理療包括有熱敷、熱水浴、按摩,以增加關節(jié)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
4)每月查尿酸、血象、肝腎功能,正常后每季度檢查,必要時加用保肝藥物。 5)避免情緒緊張,寒冷饑餓,感染,創(chuàng)傷等因素,以免疾病復發(fā)。
6)避免使用吡嗪酰胺、乙胺丁醇、利尿劑、水楊酸類藥物,以免引起繼發(fā)性高尿酸血癥。